考古收藏 >> 


甲骨文演义“舟”字:从舟到船到舫,说古代交通船只的种类

日期:2022/12/16 浏览:101799
发布人:Soulsky.com



甲骨文[舟]字源图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南船北马”,大致上是点出了南方跟北方的交通习性。明代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当时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造出来的船又大又坚固,才可以航行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根据各地地理环境不同,造船师们设计出了众多种类的船只。下面我们来数数古代中国的船只的种类吧?

金文[船]字


船的前身是舟,据阿域考证,这个船字与《创世纪》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不谋而合。故而船也叫方舟。甲骨文里没有发现船字,则说明船字可能是后来才造的,并有一系列带舟字旁的众多船家族的字。也就是说甲骨文字要比《创世纪》早得多。所以《创世纪》中其它与甲骨文其它字不谋而合的章节,也许就来自甲骨文的文化蕴涵。


诺亚方舟


船的名称从古到今都有百千种之多了。在海滨游玩的人可以见到远洋船,在江边居住的人可以看到漕舫。江南水乡很多古镇都有乌蓬船。如果老是局限在山区或平原之中,那就只能见到独木舟或者截流而漂行的筏子罢了。


古代漕舫漕运


漕舫

漕舫是一种在京杭大运河上行驶了1000多年的特有船只。“漕,水转谷也”,历代文人骚客时在桨声船影中咏叹两岸城市的繁华。后来,舫成为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北京颐和园的“清晏舫”等。由于这种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京都是军队与百姓聚居的地区,各地都要利用水运来供应物质储备,漕船的制度就建立了。元朝统一全国之后,决定以北京为都城。当时由南方到北方的航道,从苏州和海门县,都沿海路直达天津,用的是遮洋船。后来因为海洋中危险过多,改为内河航运了。

苏州府有制造平底的浅船,是那时的运粮船。后来由漕运军造漕船。


海舟


元朝和明朝初年运米的海船叫做遮洋浅船,小一点儿的叫做钻风船(即海鳅)。外国的海船跟遮洋浅船的大同小异。福建、广东的远洋船把竹子破成两半编成排栅,放在船的两旁用来挡海浪。山东登州和莱州的海船制作方法也不太一样。



杂舟


课船


长江、汉水上所行驶的官府用来运载税银的“课船”,每个舱只有一个铺位那么大。明朝的盐税中,淮阴和扬州一带征收的数额很大,也要用这种船来运送税银,所以就称它为“课船”。


三吴浪船。在浙江省的西部至江苏省的苏州之间纵横七百里的范围中,布满许多深沟和迂回曲折的小溪,这一带的浪船(最小的叫做塘船)数以十万计。旅客都搭乘这种船往来,以代替车马或者步行。人和货物在船里要做到保持两边平衡,否则浪船就会倾斜,因此这种船俗称“天平船”。



东浙西安船。浙江的东部自常山至钱塘江之间流程共约八百里,然后水流入海,不通其他航道,因此这种船的航线是从常山、开化、遂安等小河起一直到钱塘江为止,再也没有行走别处了。


錦川の清流船


福建清流船、梢篷船。清流船用于运载货物和客商,梢篷船则仅可供人坐卧,这是达官贵人及其家属所用的,这种船都是用杉木做船底

四川八橹等船。四川的水源本来是和长江、汉水相通的,但是四川的船只仅仅是航行到湖北省的荆州为止,再往下行驶就必须更换另一种船了。

黄河满篷梢。从黄河进入淮河,再从淮河进入河南的汴水,使用的都是这种满篷梢船。


盐船


广东黑楼船、盐船。北起广东南雄、南到广州都行驶着这两种船,但从广东的惠阳、潮州要到达福建的漳州、泉州,就应在河道的出海口改乘海船了。

黄河秦船(俗名摆子船)。这种船大多是在陕西省的韩城县制造的,大的可以装载石头数万斤,顺流而下,供淮阴、徐州一带使用。


 

打印】 【返回



   
光明之门原版古籍
中国域名银行
中医中药资源
古籍字画资源
在线博物馆


Copyright @ Soulsky.com
天神电台空间站地球调频

京ICP备140465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