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世界 >> 


七政四余:星命的最高秘诀-1

日期:2020/5/19 浏览:103513
发布人:Soulsky.com



作者:假如明天来临



由于网络宣传的缘故,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印象-星命是禄命最高技法。为什么?因为其繁杂呀,俗人都以为一门技术越繁杂越厉害。其实占星之法只是五行运用的初级境界,五行推算的最高境界就是河图洛书。对于河洛的最优化运算就是干支而不是其他。可以说对于西洋占星也好,印度占星也好,只有结合五行干支运算才能提高推算水准,而这种占星与五行干支结合的成果就是星命术。其实说白了,术数运用只要五行干支就行了,这才最是简洁玄妙,而星命还是失之繁琐。古老的玄空风水造命诀,在郭璞时没有明传技法但应当还是四柱为法,到唐代杨公时采用星命推算,但是到了清代大家戴礼台之时又回到了四柱法。

宇宙规律不过一圆一方,它就是河图与洛书。所谓天圆者-天干为圆也;所谓地方者-地支为方也。天干代表太阳五星系统-变动不拘,地支代表的是北斗28众星宿-静而守位。形象比喻的话,天干五行是地方诸侯-古人称为“纬”,地支五行是一国之君-古人称为“经”,所谓“一经一纬义无穷”也。因此论命如果只看明面上的命盘十二宫及五星分布是不够的,还需看阴面的月身十二地支五行!

道家经典《太一生水》已经道明:(太一)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星命以28宿为经(28宿即十二地支,玄空中择日口诀往往用28宿来指代十二地支),五星为纬即从此理也,所谓”五行既列诸辰次,相参推究定枯荣。二十八宿本脉络,其名虽异实同途”五星即五行,五行即地支之寄(天干五行是从地支中寻得的),地支即二十八宿之阃奥,二十八宿即辰舍之脉络(28宿与十二辰相对应)。因此古代经典未有一字杜撰空谈也,后人排斥术数故不知如何运用其理,因此斥之此种玄论为“朴素哲学观”。

北斗乃帝车,运四方,统领28宿。《南斗经》云:北斗七星与月曜相应,由此北斗,28宿,月亮就有了联系,故而禄命中尤其注重月身的推断。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要看五行在十二支里的生旺变化,此乃局势也。星命歌赋《星躔摘金集》中有诀云:

五行要诀有真机,更有幽玄识者稀。

不遇明师亲付与,任君模仿尽皆非。

摘金语句临行诀,漏泄天机奇更奇。

立命星辰分母贼,太阴一诀在详推。

月行中天多显晦,圆缺朔望不相同。

如人降生禀所赋,富贵贫贱有穷通。

所以推月不执泥,分配五星各相从。

生克制化于身取,若还反背实无功。

这里已经很明确的泄密,以“太阴诀”分“母贼”。所谓“母贼”一词是道家古语。在《黄帝内经》中常出现类似概念。“母”即生,“贼”即克。《阴符经》云“天有五贼,见之则苍”即云天干五运也。五星(五行)立命格看先天禀赋-富贵贫贱,太阴(紫微,斗杓,月身)看穷通变化(圆缺朔望不相同),同样富贵命格,但是也有变化高下。这个与禄命术中“干禄支命纳音身”一个道理。

命在子丑月是土,命居寅亥配成木。

命火还从火星推,命居辰酉从金取。

命在巳申以水论,命居太阳从日程。

惟有未垣并金鬼,宿身顺背看阴阳。

土星嫌木最嫌气,木怕金星与火罗。

火宿从来嫌水孛,金星荧惑莫相过。

巳申之水最怕土,计孛两曜不谐和。

午日木气为掩祸,太阴土计福消磨。

这里点出命宫在子丑则为土命,“土星嫌木最嫌气”即土命怕月身有木星及紫气木余,此为“贼”。

土垣见火为命母,木垣水宿福无阻。

火垣木曜喜相逢,金垣土宿真贵路。

水逢金德占巍魁,太阳金水分明美。

月见金高见火罗,十二宫中忌奴气。

土命身见火为相生,为“母”。

五行在天成象纬,分曜于地便成形。

假如水德降于地,子旺辰墓长生申。

万物成形有生灭,消长阴阳从屈伸。

不须执泥五星象,旺生墓即是星辰。

五行在天成像纬即是五星在天为纬。分五星于地成形,即成形则有生长化收藏之变化,此即五行十二长生诀来源也。例如命宫坐戌为火命,故忌水,如果月身在申子辰地,继以煞在,行限于此必死(命格再好入此限也死,此乃运穷也)。盖申子辰即水局也,水克火乃命贼也,不必要明见有水星方指为凶,此乃无中有象也,推命莫重于此也。直曜母星鬼夺,殿驾重垣之星,皆以鬼母相参得用失用,玄斋所谓局势参详判死生,此乃察五星之地支者至切。

子平命理其地支藏干法即从十二长生推出,并以此作为立命格基础。子平所谓“成格着贵,成局者富”其实参照星命的歌赋是一个道理。月支所藏之干立子平命格,以地支看局势就是子平格局之法。所以大家如果能够明白干支五行的真正含义,那么看星命和子平的歌赋是可以互参技法的。所以不必迷信星辰轨道计算的精度,只要把握干支五行规律就能推命。

七政四余——星命传承脉络:七政四余到斗数十八飞星的演变

关于星命四余的概念探讨已经提出了关于星命这种术数法脉的流传演变的一些观点,这里就做一次完整的论述以方便大家了解星命。

一、星命术的创立

星命术起源于外域的星占术的传入,在经过中华术数高人的改造之后结合中华独特的干支五行体系柔和而成。那么谁是星命术的祖师爷呢?这个在正史上没有写,毕竟天文志尽管重要但是钦天监人物志却不那么重要,故而很多与天文相关的术数法脉的流传并不见于史书记载,往往只留存在民间传说之中。即便是资料不好找,但是我们从术数传承的一些门人的只字片语中还是可以理出一个头绪来的。

在果老之《评人生禀赋分金论》中有如下一段:

前辈天纲,号为善知天文象纬。(果老对李憕讲:你的前辈袁天罡号称善知天文象纬。五星在天为象,为纬。28宿为经)

曾会诸星宿于竺罗。(这里是指袁天罡汇集天竺星命及中华禄命术造成星命一术。星命口诀有竺罗三限,乃云传自袁李二人。三限理论与中华的传统禄命高度一致。有人研究认为这套里论完全是沿袭自西方的阿拉伯占星,严格讲应该是西方的希腊占星。阿拉伯学者十分重视初中末三限,也就是三分主星(Tripilicityrulers)用以判断人生各事项在三阶段的吉凶发展。例如阿不阿里阿卡雅特(Abu"AliAl-KhayyatAD.770-835)之书就很重视三分主星,西方学者起先以为这是阿拉伯学者的创见,後来才知道远在希腊时期的占星家便已经有这个里论了,Dorotheus西元一世纪占星家便已经记载这个三分主星。可见那时候天竺传入的星占内容)

察祸福尤病鸢鱼。(这里果老就开始贬低袁天罡星命法了,说它根本不准)

及得予旨,方知用宫主为非,以度主为是。

(这里果老派大吹自己度主之法才是正统。所谓宫主者,子丑土、寅卯木、卯戌火、辰酉金、巳申水、午日、未月是也此袁李之脉所用;度主者。即四日度、四月度、四木度、四火度、四土度、四金度、四水度。)

除了上面一段外还有不少评论袁天罡,李淳风及一行的。从这些果老口诀中我们可以推知:袁天罡和李淳风是七政四余星命术的创造者。观《袁天罡五星三命论》可以发现他的技法的确是不讲究星度的,因为出生时间精确到分秒是没有意义的:那是无法精确的“精确”。你如何定义“分秒”?以剪断系带的一刹那分秒?以第一次哭泣的一刹那分秒?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精确”,所以果老派标榜的星度精确意义不大,论命基于时辰就足够了,另外再加辅助方法校验时辰卦气就行,这自古就是中华术数的理念。

二、十一曜的原始概念起源

由《袁天罡五星三命论》可知当时李袁一脉的星命体系已经使用十一曜-五星和四余。五星没啥歧义,神秘的是四余的设定。其中罗睺计都原始概念来自于天竺历法定义。在三国时期译出的《摩登伽经》中便已经把罗睺、计都与日月、五星一起并列:“今当为汝复说七曜,日、月,荧惑,岁星,镇星,太白,辰星,是名为七,罗睺、彗星,通则为九。如是等名,占星等事,汝宜应当深谛观察。”这里把Ketu按照其梵文原意译成了彗星。一行«北斗七星护摩法»云:计都者,翻为旗也。旗者,慧星也。罗睺者,交会蚀神也。一行(673年~727年),作为密宗真言宗的祖师之一(有真言宗是道家佛传之说),精通梵文自然是深刻理解原始密宗里面“罗睺”“计都”的概念。因此他给的原始定义也是“彗星”和“蚀神”,并非后来的“蚀神头”和“蚀神尾”,变成了都是”蚀神“。

那么什么时候原本不同的“罗睺”“计都”变成了后世的“蚀神头”,和“蚀神尾”?要知道“蚀神头”,和“蚀神尾”是和星命中“南罗北计”的设定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罗计译名的变化来窥见罗计定义的变化。

西天竺国婆罗门僧金俱咤所撰集的《七曜攘灾决》,是在第九世纪初被译介入中国的,此书中对罗、计两曜曾提出相当具体的定义,曰:

罗㬋,遏罗师

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对人本宫,则有灾祸,或隐覆不通,为厄最重。常逆行于天,行无徐疾,十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一度十分度之六,一年行十九度三分度之一,一年半行一次,十八年一周天退十一度三分度之二,凡九十三年一大终而复始。

由其中「逢日月则蚀」【日月相对亦蚀】的叙述,我们可推断此书中应是以罗㬋为黄道与白道相交的两点。也就是说原始罗睺是包含“南北交点”两个概念合一的,并非后世认为南罗北计的分别概念。也就说原始罗睺运用时候就将就本宫及对宫,南北交点一起看的。

计都,遏逻师

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阴首。常隐行不见,到人本宫,则有灾祸,或隐覆不通,为厄最重。常顺行于天,行无徐疾,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三度十分度之四,九月行一次,一年行四十度十分度之七,凡九年一周天差六度十分度之三,凡六十二年七周天差三度十分度之四。

这里完全没有提到日月蚀概念,而由其中「常顺行于天」一语可知当时所定义的计都与黄白交点无关。而计都每约九年顺行一周天的运动,与月球近地点或远地点的拱运动(Apsidal Motion)十分相近,经比对《七曜攘灾决》一书中所记元和元年之后共62年的计都躔度后,发现计都应指的是远地点。

但是,关键的是从对罗睺计都的译名变化中我们看到了罗计概念的混乱版。也就是一方面作者把罗睺译为“首”,"太阳“,计都为"尾",“太阴”,这个与天竺的原意已经有差别,出现了罗计对立的设定,有了阴阳的分别,而天竺历原本没有罗计“首尾”的定义的。另一方面,罗睺定义还是采用天竺历将两交点合并的算法。计都实际运行是采用远地点算法,但是同时又称计都为月孛力-这个七政四余中的远地点。如此混杂的译称,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它显得十分的奇怪。

根据学者研究,《七曜攘灾决》是一本汇集了当时的不同流派的讲法的一本编撰文集,并非纯粹翻译文。《七曜攘灾决》本来就是以星占为主的书并非历书。这种奇怪的混乱概念只能是说明当时密宗中已经流传五星四余的推命法了,其分南罗北计,以月孛代替原本计都行度,这些是星命里的东西混入到了此书之中。

遍查汉译佛经,未见有十一曜的说法,所以十一曜概念的形成应有佛经以外的缘由。我们可以推测说密宗十一曜的推命传自于一行。《梵天火罗九曜》署名一行修述,经中系统地描述了有关九曜的祈禳仪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经也表现出了一种把中外两种不同星神崇拜体系融为一体的趋势,例如经中同时也叙述了“葛仙公礼北斗法”,这是明显的道教祈禳仪式。说明一行的确是佛道双修的(其实真言宗很多修法源于道家,是中印修炼文化的交流产生,而后又回流中土)。

什么时候历史记载出现九曜向十一曜说法的转变?目前看到的是郑樵(1104-1162)《通志》卷六八则云:《都利聿斯经》二卷 本梵书五卷,唐贞元初有都利术士李弥乾将至京师,推十一星行历,知人命贵贱。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弥乾的著作到底有没有十一曜。以下引用研究文章“一个入仕唐朝的波斯景教家族“的部分内容:

《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丙部历算类著录:

《都利聿斯经》二卷 贞元中(785—805),都利术士李弥乾传自西天竺,有璩公者译其文。

陈辅《聿斯四门经》一卷。

而《通志》卷六八则云[18]:《都利聿斯经》二卷 本梵书五卷,唐贞元初有都利术士李弥乾将至京师,推十一星行历,知人命贵贱。

《新修聿斯四门经》,唐待诏陈辅重修。

晚唐到宋代以“都利”、“聿斯”为名的书还有一些,但都是由上述两种发展而来的,此不赘述。

关于《都利聿斯经》和《聿斯四门经》的来源,迄今尚无一致的看法。早年,沙畹和伯希和撰《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时涉及到这些经典,他们认为《都利经》和《聿斯经》来自中亚,而《四门经》来自北印度,因为印度之二十八宿分为四门[20]。石田干之助在《〈都利聿斯经〉及其佚文》中,收集了中、日文献中的大量零散记载,认为是混有伊朗文化因素的佛教天文学著作[21]。薮内清认为《四门经》可能与托勒密的Tetrabiblos一书有关,因为两个书名的意思都是“由四部书组成的著作”[22]。但他的说法没有引起史学界的注意。饶宗颐《论七曜与十一曜》,由敦煌写本P.4071宋开宝七年(974)康遵批命课所引《聿斯经》佚文展开讨论,他检出明初宋濂所著《禄命辨》的说法,认为“都利”即《汉书 陈汤传》的都赖水,今塔拉斯河(Talas),其地在康居,而康遵正是出自撒马尔干的康国粟特人,因此以为《聿斯经》出自西域,换言之即粟特。姜伯勤《敦煌与波斯》一文,引述中古波斯巴列维语所写《班达希申》(Bundahishn)中关于世界星占的说法,对比敦煌写本《康遵批命课》所引佚文的相近之处,认为《都利聿斯经》是波斯占星术,经西印度、中亚粟特地区,而传到敦煌、灵州等地[24]。同时,矢野道雄《关于唐代的托勒密著作》一文,在薮内清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而认为“都利聿斯”实即“托勒密”(巴列维文PTLMYW?或PTLMYWS,叙利亚文P-?-L-M-W-S,阿拉伯文B-?-L-M-Y-W-S)的音译,而《四门经》可能是托勒密的天文著作Tetrabiblos。

学术上的疑难越辨越明,《都利聿斯经》和《四门经》的考释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姜伯勤先生找到的内证和矢野道雄氏绝妙的对音和释义,使我们可以把他们各自独立地得出的结论综合起来。《都利聿斯经》和《四门经》源出希腊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经过波斯人的转译和改编,向东传播,其中有传到西印度的文本,经过某些改造,最后在贞元初年由李弥乾带到中国。

李弥乾其人,宋濂《禄命辨》说他是婆罗门伎士,自不待辩。石田干之助注意到唐朝入华波斯人多姓李氏,他举出随日本天平八年(736)遣唐副使中臣名代赴日的波斯人李密翳、唐末入楚的波斯人李珣及弟李玹,因而臆测李弥乾或许也是波斯人。其说至当,对此还可以补充敬宗时献沉香亭子材的“波斯贾人李苏沙”。李素墓志的发现,更加强了入唐波斯人多以李为姓的认识,也就更加重了李弥乾为波斯人的可能性。无论如何,李弥乾在李素任职司天台时,把波斯天文学著作《都利聿斯经》带来,并由璩公译出,似乎不是偶然的,这很可能象瞿昙悉达任太史监时译出印度《九执历》一样,李素任职司天台时,也理所当然地会协助自己的同行把源出家乡的天文学著作转译出来。另一位重修《聿斯四门经》的陈辅,则很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与李素同任翰林待诏,因此得予其事。

李素事迹的揭示,使我们条理出唐朝与波斯天文历算之学交往的脉络,并澄清了一些史实。托勒密天文学著作由希腊经波斯、印度而进入中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在中西交通史上大书特书的事情。

在托勒密《四卷书》中有十一星,分别为:日月五星,天狼星,彗星,上升星,下降星。因此所谓的“十一曜”原本是指这些星曜。后来传入东方时融合了印度占星,在《七曜攘灾决》中彗星被称为“计都”,上升星与下降星合称为“罗睺”,合称九曜,未有言及天狼星。进入中国后,很可能道门中的袁李对于西洋占星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结合道家本有的术数体系:五星占,二十八宿,天干地支等,沿用了日月五星,把上升星与下降星分别定义为计都罗睺,彗星定义为月孛,天狼星对应为紫气(即道家紫微星),由此七政四余之术得以确立,流传于道门。

南宋目录学家晁公武(1105-1108AD)记录“《秤星经》三卷。不著撰人.以日、月、五星、罗睺、计部、紫气、月孛十一曜演十二宫宿度,以推人贵贱、寿夭、休咎.不知其术之所起,或云天竺梵学也。”“《秤星经》三卷”可能就是收入在《道藏》洞真部众术类的《秤星灵台秘要经》。该经今本有缺文,只见一卷。在现存版本中还能见到对火曜、木曜、土曜、暗曜的祈禳之法,并载有不完整的“洞微限歌”一首,开头部分为:“人生贵贱禀星推,限数交宫各有时。若遇罗睺金木曜,太阳紫炁月同随。限逢此曜加官禄,火土二星到便危。夜降土星画火曜,三方不是死无疑。此星若是三方主,虽有灾伤命不离。家宅不宁因孛至,更兼钝闷恰如痴。”在这短短数句中,已经出现了在九曜之外的“紫气”和“月孛”。然此书正如晁公武所说的“不著撰人”,无法确定其具体成书年代,初步推断完成于晚唐五代之际。《道藏》中与《秤星灵台秘要经》二经同卷的还有一部《灵台经》,该经原本有十二章,《道藏》本只剩下最后四章。其中在第十章《飞配诸宫》的“死囚宫”中提到:“如是日、月、木、水并好死。如是蚀神、火、孛(并)恶死。交中朋友死,天一贵人死,太一兵盗死。”在该经中除了传统的七曜之外,罗睺(蚀神)、计都(交中)、紫气(天一)和月孛(太一)这四个隐曜的名称都出现了。但该经作者也不详,郑樵(1104-1162)在《通志·艺文略》历数类中著录有“《灵台经》一卷”,疑即此书,大致可推断该经成书于五代北宋之间。可见自五代时期,道家早已经有了七政四余推命经卷记录。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一行得传星命术于道门,乃继承袁李一脉,一行运用十一曜推命不见于正史记载,但是流传于民间有琴堂五星歌赋可证之。《唐一行禅师五星秘文注解》“人命禀天,八字分辨。穷其本源,胎元尤显。察乎德籍,究乎四善。知富知贵,知贫知贱。”开篇是谈八字四柱,这其实是袁李一脉的星命:以传统四柱禄命(年柱论三命)为主,十二宫星盘为辅的体系,这是与后来的果老星宗一脉以星盘为主的立意是不同的,由此形成星命的主要两派:琴堂和果老。

我们查琴堂五星流派的传承记载如下:

史弥远(1164年—1233年)南宋掌权二十六年。

上面提到一行做星历之语,其“十有三家”星历就是计算星度的历表。古人参考天竺的方式制作星历表方便推算星辰行度称为”立成表”。注意到一行禅师誓曰:国兴则现,未兴则隐。以此可证一行的确有秘传十一曜推命法,并预言其术现世在将来而非唐代。而到了唐末宋初天下大定,琴堂推命术复现于世而声名大噪。

琴堂流传脉络如上所述,而对于果老一派如何流传的资料很少。据元代学者吴莱(1297-1340AD)在所撰《渊颖集》卷十二《王氏范围要決》后序中提到:贞元初,李弥干又推《十一星行历》后传终南山人鲍该、曹士蒍,世系之星历。所谓十一星者,日、月、五量、四余是也。-一今其说一本之《都利律斯经》。但是成书于718~726年之间的《开元占经》就已经引用《律斯经》言“凡人只知有七曜不知暗虚星号罗睺计都”并且对二者的定义完全同于天竺历法概念,并且未有提到气孛,可见吴莱是说法不足以凭。

曹士蒍史料有载其生卒年不详,曾任大中大夫职位,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曹士为创曾造《符天历》。这个历法以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雨水为历元,不用上元积年;以万分为日法。

据《五代史司天考》记载”五代之初,因唐之故,用《崇玄历》。至晋高祖时,司天监马重绩始更造新历,不复推古上元甲子冬至七曜之会,而起唐天宝十四载乙未为上元,用正月雨水为气首。初,唐建中时,术者曹士蔿始变古法,以显庆五年为上元,雨水为岁首,号《符天历》。然世谓之小历,只行于民间。而重绩乃用以为法,遂施于朝廷,赐号《调元历》。然行之五年,辄差不可用,而复用《崇玄历》。周广顺中,国子博士王处讷私撰《明玄历》于家。民间又有《万分历》,而蜀有《永昌历》、《正象历》,南唐有《齐政历》。五代之际,历家可考见者止于此。而《调元历》法既非古,《明玄》又止藏其家,《万分》止行于民间,其法皆不足纪。而《永昌》《正象》《齐政历》,皆止用于其国,今亦亡,不复见“。但是《符天历》由于西域崇佛的关系,流传很广,边远地区官方其实也用过,还随着日本留学僧人传入日本。《符天历》的继承者《调元历》在后晋时代被官方采用尽管只有五年但是其中九曜的注历方式一直被官方采用,一直到王扑献《钦天历》才削之。

调元历-后晋(939年-943年?)、辽朝(961年?-993年)

大明历-辽(994年-1125年)

钦天历-后周(956年-960年)、北宋(960年-963年)

《符天历》的历元、积日算法等内容的编制皆借鉴了《九执历》,其中的部分内容很可能首先在西域地区敦煌、西夏等边地自制历书时被采纳、行用,成为当地具注历的一部分;中原汉地的官方历书在唐后也开始逐渐接受《符天历》中的某些内容。查目前史料曹士蒍著作有《罗睺计都隐曜通规》未有提到月孛紫气之说。他的历法主要是作占星使用的,因此在民间受到欢迎,一直流传到南宋时代,被贬称为“小历”,并且还通过日本的高僧带到日本作为宿曜师的教科书。

目前保存日本的《符天历》内容以及宿曜师的批命资料都只有九曜,而且对于罗睺计都出现了“蚀神头尾”的说法,完全秉承《七曜攮灾诀》的定义。可见《符天历》是结合《都利律斯经》和天竺占星的一种历法。成书于九世纪初的《七曜攮灾诀》载有中有五星历表,其中木星历表以公元794年为历元,并云”此推七曜新法“,可以推测此新法当然与中国传统法不同,很可能与西域推法有渊源。其中有罗睺历表有这样一句话“元和元年丙戌入历(公元806年)。上元庚申后百四十七年”“上元庚申”就是《符天历》的历元660年,两个年份相差正好147年。可见此罗睺历表源自《符天历》,印证了所谓“推七曜新法”就是《都利律斯经》的波斯推星法,也证明了《符天历》的确只有九曜,气孛是民间星占家后来加入的,这个改造源头很可能就是袁李。

《广信集》记载《李延福为蜀王修罗天醮词》中曾言,“数千里之山河,周旋六镇;十七年之临抚,宰制一方”一句,可知这场罗天大醮作于王建主政蜀地的第17个年头,即唐哀帝天佑四年(907)。

通过有心人的验算,月孛在907年的4月1日到12月26日之间运行在井宿的范围内,与醮词中“月孛行于井宿”的说法完全吻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演算是基于“月孛”是月亮远地点这个“修正”的概念而得来的。由此可见,在公元806年后公元907年前这一百年民间运用发展中出现了十一曜的说法并且被史料记载,但是其中的罗计气孛概念却已非原本天竺的原始概念了,而研究历史的学者和民间术数家在考证时候都忽略了这个重要区别,而简单就认为此“罗计”就是彼“罗计”。至此我们认为,至少唐末宋初官方已经认为“南罗北计”了,月孛已经正式取代原始“计都”成为远地点,而紫气根本就莫知其由来。

另外从敦煌藏书中发现一份星命批命文件为开宝七年(974)年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术士康尊所做。里面有段话:

其云依据“符天”很可能就是流传西域的的符天历。其中罗睺计都的设定是“南罗北计”,并非北宋沈括提出的“北罗南计

综合上述资料可见:

第一《律斯经》传入中土是开元年间。

第二李弥干所著《律斯经》其源于希腊占星学融汇了印度占星,罗睺计都与天竺原始概念一样,未有气孛之说,但有其自身的十一曜说法。其实清代改历之争,汤若望曾批判气孛之说,汤乃西学正宗,此可反证西洋占星没有“气孛”概念。

第三从《七曜攘灾决》对计都的译名为“月孛力”可知,一行以后以”月孛“代替“计都”的天文点已经在佛门密宗中流传了。

第四袁天罡为四川人,当时川地乃中印交流之径,因此十一曜的本土化的改造很可能出自袁天罡。中国西域边地民间术士依据符天历推命,采用源自道家本土化的十一曜说法。因为《符天历》又深受天竺所传历法影响,故而后世民间流传演变成“源自《律斯经》”“李密干推十一星历传曹士蒍“的说法。

所以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合理推测,李弥干所著《律斯经》原本与天竺历概念一致。此派本土化流传中采用了道家的十一曜设定,而且与天竺星命一样用星度来推命,此与袁李一脉(宫法)不同。

三、星命的流派演化,十八飞星紫微斗数的出现

果老的书托名在唐明皇时代,也就是开元时期,正好是《律斯经》星度命派传播时期。这一起于李弥干的星度派才是后世《果老星宗》的源头法脉!有考证果老的名字就可能源于horo的音译,而书中杜撰一个道家的神仙与一位李姓后辈的问答则表明:

果老星宗一派的确有道家术数的渊源;

李姓为波斯人通用的姓表明与波斯占星有关。

果老法脉因其源于希腊波斯,往往以星命正统自居,对袁李本土化改造的宫度一脉很看不起,认为他们是离经叛道者,故而你可以从果老歌赋中经常看到驳斥袁天罡,骂李淳风”小儿“还有称一行为“恶僧”。因为一行是袁李一脉的重要传承者,自一行之后,此宫度法脉因一行之故从道门传入佛门。从此民间共有两个星命流派:琴堂五星派与果老星宗派。郑希诚更是果老一脉的发扬者,其《郑氏星案》声名鹊起就是明证。到了现代,基本学七政四余的只知道果老而不知琴堂,只知星度而不知宫主论。

七政四余术本由道门李袁始传,兴于一行,传之于佛门而得琴堂之名。此术在道门也一直流传着,后来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相传北宋陈抟创十八飞星道藏斗数,观其口诀秉承三命为主星宫为辅,其中也用琴堂的通关加盘法,与琴堂一脉相承,只不过变幻五星四余九曜代之以十八飞星。其中紫气还原为紫微就是明证。由此星命更趋精妙简化。世人只谓道藏斗数唯有三卷,只论星情格局缺少很多具体技法,故而认为其简陋不堪,殊不知十八飞星只是替代五星四余而已,归根到底是五行的指代,故而其具体论命技法完全相容于琴堂法脉,故而不必累述。所谓“何须琴堂论五星”并非不用琴堂技法而是不用五星,而代之以十八飞星。既然不用五星了,那也就不用推五星行度了,而原本推算星曜行度是需要记录每个节气时的度数的,例如推算太陽行度口诀“立春虛一起,雨水危九求,驚蟄室六度”,现在用十八飞星就无需再这样推算五星行度了,所以说“不依五星要过节”,非如港台某些大师臆测得认为用阴历不用节气之谓。

七政四余——四余的真正术数内涵

大家只知道“四余”是“隐曜”“暗星”,似乎只有星命讲四余,中华术数没有同样的称呼,其实不然。在天星叫“四余”,在术数中他们也是“隐曜”有很多种称呼:

1、24山中的乾坤艮巽四山

2、后天八卦中的四维卦位

3、北斗九星中的“廉破辅弼”四星

4、六壬里的“四课”

5、禄命术里的“禄神,羊刃”

6、子平里的“冠带,临官”

7、奇门里的“紫白九星”

天竺及西方星命只用北斗七星——五星加罗计,唯有中华术数用北斗九星——五星加四余。

五星即五行,在天为象也。

“天垂象,见吉凶”。

五行即五位,即子午卯酉与中宫五位,分太少成十干。所以十干代表五星,五行。用十干运算五行比计算五星轨道更方便。五星的运行代表太阳系的空间变化,空间的变化引出了时间的幻象。如何通过时间去把握五星的空间位置以此来观察“天之垂象,以占吉凶”——这就是占星术的起源!也是一切术数的起源。

怎么用时间把握五星?即用四余!四余即四维。四维即春夏秋冬四立。四维就是时间,就是生长化收藏,就是年月日时,就是四柱!五行的变化必须用四柱干支来推算。故而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署。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故而运气从大寒起算,可知运气之终始也。学中医之人如果不学干支推算则终身不得门而入也,不知气之所加,举手即错。

玄空地理中“先天罗经十二支,八干四维辅地支”,干支组和辅以四维卦而成24山罗盘以论地道变化。六壬以干支四柱起四课断人事。星命以干支四柱加四余观天星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也。

从定寅时诀看术数中用真太阳时吗?

学习术数常常看到有“定寅时诀”:

正九五更二点彻,二八五更四点歇,

三七平光是寅时,四六日出寅无别,

五月日高三丈地,十月十二四更二,

仲冬才到四更初,便是寅时君须记。

为什么有这个口诀?做什么用?

古人以日出前2.5刻为平旦时刻,即昼漏上水时刻(秦汉以前用三刻)。日入后2.5刻为昏时,即昼漏尽夜漏初上之时。从昏时至次日旦时,为夜时长度。古人即以五数分夜时,它把夜间分为五段,每段各设五点,形成五更报夜时的制度。

为什么用五更来定寅时而不是子时?因为术数中,天开于子,人生于寅。断人禄命,可不定寅乎?

现在通常我们以夜半子正为日界(一天的开始),但许多研究中国古代时制及天象资料的学者发现,夜半并非唯一确定的日界。《史记·历书》说:“时鸣三号,卒明。“索自·注释道:三号,三時也。言夜至旦三鸣则天晓乃始,为正月一日,言算岁也。”意恩是说,雄西三唱为天明,以此为一日开始。又《史记-历书》说:“扶十二〔月〕节,率于丑”,“正义”注释道:“自平旦寅至鸡時丑,凡十二度。辰尽,又至明朝寅,使一日一夜,故日幽明。意思是说:平旦寅时至鸣丑时为一日一夜,共12时辰。丑时尽,进入次日寅时。江涛在研究中国古代月掩星记录时发现下半夜天象组日的85%是用的前一日的干支日名。张培俞在讨论中国古代(殷商时代)月食记录的认证时更进一步发現,几乎所有食甚在下半夜的月食记事都是用的前一日子的日名干支。这表明殷商时代,古人的一日,终于丑时始于寅时,如同一岁以寅月为始,丑月结束,它们是一致的。这个十二时十二月的划分都是以北斗为准的。

古人的这样设定背后都有阴阳数理的支持。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其实这个解释已经很接近真理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五行生成数理决定的:艮山乃立春日月合朔,寅山乃五星汇聚五行生成的起点,历法中称为“朔旦”。从午数至寅正乃五数也,合五行生之数。因此五行数理上决定了古人以寅时作为昼阳,戌时为昏,亥子丑为夜,然后以五更分夜。同样传承悠久的《黄帝内经》中云“平旦阳受气矣"“夜半为阴眬,鸡鸣而阴衰,平旦阴尽”“岐伯曰:寅为生入之首,卯为天地门户”,寅为少阳,申为少阴。黄帝内经里有关于分昼夜气血运行的定义:以28宿房宿至毕宿为昼,昴至心为夜。从寅初一刻开始气血流注十二经脉。这个和殷商时代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禄命中凡是寅时3点后生人都做昼生人。星命中以卯至申为阳宫,酉至寅为阴宫。

更点制与夜漏刻是相互联系的,它可以被视为细分从昏至旦的一种特别时制。通常昏与日入、旦与日出相差2.5刻。随节气不同,日出入时刻相异,昏旦时刻自然浮动。因此,夜漏刻的长度天天在変,更点的长度亦不固定,这个变化的五更时就是真太阳时。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真太阳时。由于真太阳的运行速度和时角变化率不均匀,不适于作为计量均匀时间的基准,在天文学中引入平太阳。它在天赤道上作匀速运动,其速度与真太阳的平均速度相一致。一个地方的平太阳时以平太阳对于该地子午圈的时角来度量。平太阳在该地下中天的瞬间作为平太阳时零时。平太阳十二时辰-即钟表时间,它其实是恒星时间,这与古人以28宿分属十二宫推命是一致的。真太阳时与恒星时的差异就是岁差。

古人没有钟表,到了日落后就全靠当地官府打更报时才能知道夜间时间。唐代规定冬至日夜漏60刻,昼漏40刻(夏至相反)。春秋分各50刻。由于十一月份的夜最长,所以听到四更初鼓声就表示寅时开始了。那么到了夏至昼漏60刻,夜漏才40刻时,夜很短,都日出了,早就过了五更夜了,日头上三丈了才是寅时,可见更时在变但是寅时不变,变的是真太阳时,不变的是平太阳时。有了这个定寅时诀,可以帮助术士能根据地方报时来推算寅时。

这个口诀到了现代就没啥用了,因为我们不用官方打更报时了,只要看钟表3点开始就是寅时了。所以这个口诀是给你把当地真太阳时调整为恒星时,并以此来辨别昼生人和夜生人用的。有人提出考虑地方时区差(地方时差不是地方真太阳时而是恒星时),这个是正确的,需要在平太阳运用时考虑所处时区。人之所以要倒时差就是因为身体气血依照寅时运行,进入不同时区,你身体气血需要调整时差变成当前时区的寅时,但是你听说过同样时区的人去不同纬度地方有需要倒时差的吗?

那么真平时差怎么处理?

现在有人提倡用真太阳时作为立盘式的依据,可是从口诀中可以看出在术数中,古人不以真太阳时为准,而是以平太阳时为准。其实真太阳含有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双重因素。经度和纬度对推命有影响吗?当然有,古人早就讲了叫“分野”。出生人看出生地分野不同-这才是考虑经纬度影响而不是找什么真太阳时。同样的时辰在不同分野有真平时差,古人以分野的五行变化来表达。古人论命一切都从阴阳五行来讲,你用个变动不拘的“真太阳时”是个什么五行?能进入命盘生克制化论命吗?

星命古法安命宫,以生时加在太阳所在之宫,顺数至卯即是命宫,这是定则。但是就有不学无术之徒,不懂易理提出“因地而异。凡近赤道者太阳皆出于卯。乃遇卯安命。有生于不同时、季,不同经纬度者。因星球位置的移动,得看当地日出何时,也有辰时、寅时、安命者,皆要以星历为准。”这简直是就是乱了规矩!古人告诉你卯时定命,这是规矩,谁让你一会儿寅时,一会儿辰时?古人传太阳十二月出入时刻给你,结合定寅时诀是让你定出平太阳寅时进而推出十二平太阳时,结果你又把已经得到的平太阳时再转回真太阳时,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还说什么考虑地理纬度貌似更精确,太阳出入与纬度有关,但是时区和纬度有关吗?如果你出生在北极极夜季节,当地真太阳时一直是夜时,你难倒就没卯时,没有命宫了吗?所以,学习术数一定要明其背后的术理,要把握一个原则:以不变的规矩+差量求变量。千万不要限于无穷变量计算中,所谓智者求同,愚者存异,此之谓也。

七政四余——28宿如何配七政?

学习七政四余的人都对28星宿如何配出日月五星七政的感到疑惑不解。其实都是源于“五星配出九星图”。

《国语·周语》记载刘州鸠答周景王问律的一段话阐述了七政配28宿是依据七律而来。

其谓“自鹑及驷,七列也,南北之揆,七同也。凡神人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声,于是乎有七律。”

结合”五星配九星依据”太极已判图“来理解这段话,可以看出五行从月开始,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归于日,日月乃五星(五行)的最大公约。五星生成从离宫午(鹑火)起到卯(天驷)经历:张宿,翼宿,轸宿,角宿,亢宿,氐宿和房宿共计七宿,由此分别配月,辰,荧惑,岁,太白,镇星,日——七政也。然后依次逆时针排列28宿而成28宿五行。

为什么五星(五行)配28宿只到卯位,因为“帝出乎震”,“数起于一,首用在震”,卯位乃五星晨出东方显明之位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内经》云“虚张为经,房昴为纬”,其实从上图模型来看应该称为“虚星为经”的。这个问题唐代一行已经有过论述,他根据推算尧典四仲星位置提出应该是“虚星为经”。那么真的是《内经》写错了吗?其实这是因为汉以前曾经有另外一套28宿名称被记录在《史记·律书》中,其以斗为建,昴为留,毕为浊,觜、参为参、罚井为狼,鬼为弧,柳为注,星与张位置互换等。因为《内经》的论述是基于星张互换来讲的,所以其“虚张为经”就是后世的“虚星为经”。

《难经第七难》冬至后得甲子的术数模型解

内经有五季说,其理参见博文《内经长夏之谜》。黄帝内经是道家的学术传承,因而五季之说在道家管子也有论述。《管子五行》“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赋不赐赏,而大斩伐伤,君危,不杀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则长子死。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苗死,民厉。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宫室,筑台榭,君危;外筑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天子攻山击石,有兵作战而败,士死,丧执政。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决塞,动大水,王后夫人薨,不然则羽卵者段,毛胎者贖,孕妇销弃,草木根本不美。七十二日而毕”其五行各旺72数乃太乙五元之周纪数。太乙五元:指甲子元、丙子元、戊子元、庚子元、壬子元,每元七十二年,五元共三百六十年,六纪:六十甲子毎六十年一个轮回,为此甲子年至癸亥年六十年称为“一周纪”。一个甲子元为一纪,每纪六十年,六纪共三百六十年。三百六十年为五元六纪的周期数,七十二年为元之周纪数,六十年为纪之周期数。太乙的这个五六周期规律在古代术数中是一脉相承的。

这个72日的五季学说是以“十干五子图”来描述的,所谓“(冬)至日睹(得见)甲子”其含义是冬至北方壬癸日,依照“五子建元”诀“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为头,丙辛便从庚上起,丁壬壬寅顺行求,戊癸甲寅定时候”,戊癸起甲寅也,甲木乃河图东方春,配五脏之肝。

72日以后日干为甲己起丙寅,丙为南方火,夏

72日以后日干为乙庚起戊寅,戊为中央土,长夏

72日以后日干为丙辛起庚寅,庚为西方金,秋

72日以后日干为丁壬起壬寅,壬为北方水,冬

可笑的是当前有学者根本不理解上面的图,想当然的提出“五季就是十月太阳历”的谬论,还大肆宣扬彝族历法就是十月太阳历,可是早有彝族历家撰文批驳此种错误观点,大家学习不要受这种伪论的迷惑。

干支历法的奥秘——岁阴和太岁是什么?

现代学者都认为古代以干支纪年,把十二支叫作“岁阴”。《史记·历书》“焉逢摄提格太初元年”唐司马贞索隐引《尔雅·释天》:“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通志·总序》:“太史公纪年以六甲,后之纪年者以六十甲,或不用六十甲,而用岁阳、岁阴之名。”

古人认为”阳顺阴逆“,所谓”阳从左路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这说的就是中国干支历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太阳和斗杓。斗杓为阳顺-雄,顺时针运行周天建十二宫,太阳为阴逆-雌,逆时针运行周天十二次。这就是阴阳在天为象的反应。至于通常认为的阴阳是指日月,这是因为月亮与北斗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指代北斗,所以斗杓也叫”太阴“。

”岁阴“的阴是针对”岁阳“来讲的,岁阴是地支,岁阳是天干。岁阴实指斗杓,它的作用就是建月。岁阴与岁阳相合于正月定义为太岁,这就是五虎遁月来源。

十二月成一岁!这是天地法则,现代有学者提出什么古人有十月太阳历,这简直是在胡说八道臆想天开了。干支历法以每年太阳回归到远地点-冬至日是岁之始,而又定义岁始于正月,为什么?因为这里有着太阳和斗杓的配合关系:十一月冬至夜半,斗杓到子山,太阳日缠丑山入析木(寅)之次,而正月立春日缠壬山入玄枵(子)之次,斗杓到艮山建寅为太岁。在艮卦寅丑之位而分斗杓太阳,阴阳顺逆互相配合而成干支历法之岁首。艮卦位乃阴阳生入之首也。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现象:每一回归年-岁,建于正月,岁阴开始于寅,岁阳开始于甲。淮南子天文训曰:太岁始于甲寅,因为从玄枵之次逆时针挨排十天干到析木(寅宫)正好是甲。初始太岁定出后,干支每年一换,60甲子轮流下去成干支纪年,因此不用岁星纪年的。因为是先有阴阳后有五行,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先有漫天星斗和太阳的生成,然后有了五星的生成,所以岁星并非年岁订立的标准,相反是五行生成时木星正好配寅山——太岁之位,所以称为”岁星“。岁星有超辰现象所以古人岁星纪年只是一个简便方法而已。


 

打印】 【返回



   
光明之门原版古籍
中国域名银行
中医中药资源
古籍字画资源
在线博物馆


Copyright @ Soulsky.com
天神电台空间站地球调频

京ICP备1404657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