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收藏 >> 甲骨文演义“车”字,车是象形文字,写法是车厢车辕和车轮
甲骨文车字字源图
如果没有交通工具,今天人们的生活就不可能这样便利和多元化。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南船北马”,大致上是点出了南方跟北方的交通习性。交通工具,除了船之外还有车,分成四轮、两轮等。本篇就来讲讲古代的车。
甲骨文车字演化图
甲骨文的车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是车厢、车辕和两个车轮俱全,形象逼真;后来车轮逐渐简化为一个。
金文车字演化
六书通的篆字车字
秦灭礼学,事多违古。汉初崇简,不存改作,车服之仪,多因秦旧。至明帝始乃修复先典,司马彪舆服志详之矣。魏代唯作指南车,其余虽小有改易,不足相变。
上古圣人见转蓬,始为轮,轮行可载,因为舆。任重致远,流运无极。后代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辀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车。」
西汉独辀车模型
奚仲乃夏之车正,安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车服以庸」,着在唐典。夏建旌旗,以表贵贱。周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一器而
明堂位曰:「鸾车,有虞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殷有山车之瑞,谓桑根车,殷人制为大路。礼纬曰:「山车垂句。」句,曲也。言不揉治而自曲也。周之五路,则有玉、金、象、革、木。五者之饰,备于考工记。舆方法地,盖圆象天,辐以象日月,二十八弓以象列宿。玉、金、象者,饰车诸末,因为名也。革者漆革,木者漆木也。玉路,建大常以祀;金路,建大旗以宾;象路,建大赤以朝;革路,建大白以戎;木路,建大麾以田。黑色,夏所尚也。
秦阅三代之车,独取殷制。古曰桑根车,秦曰金根车。汉氏因秦之旧,亦为乘舆,所谓乘殷之路者。礼论舆驾议曰:「周则玉辂最尊,汉之金根,亦周之玉路也。」汉制,乘舆金根车,轮皆朱斑,重毂两辖,飞軨。毂外复有毂,施辖,其外复设辖,施铜贯其中。
金华施
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案书称朽索御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魏时天子亦驾六。晋先蚕仪,皇后安车驾六,以两辕安车驾五为副。江左以来,相承无六,驾四而已。
大明中,始制五路俱出。亲耕籍田,乘三盖车,一名芝车,又名耕
戎车立乘,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建牙麾,邪注之,载金鼓羽幢,置甲弩于轼上。
猎车,辋幰,轮画缪龙绕之。一名蹋猪车。魏文帝改曰蹋虎车。
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鬼谷子云:「郑人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魏高堂隆、秦朗,皆博闻之士,争论于朝,云无指南车,记者虚说。
明帝青龙中,令博士马钧更造之而车成。晋乱复亡。石虎使解飞,姚兴使令狐生又造焉。安帝义熙十三年,宋武帝平长安,始得此车。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晋代又有指南舟。索虏拓跋焘使工人郭善明造指南车,
记里车,未详所由来,亦高祖定三秦所获。制如指南,其上有鼓,车行一里,木人辄击一槌。大驾卤簿,以次指南。
辇车,周礼王后五路之卑者也。后宫中从容所乘,非王车也。汉成帝欲与班婕妤同辇是也。井丹讥之曰:「昔桀乘人车,岂此邪!」然则辇夏后氏末代所造也。傅玄子曰:「夏曰余车,殷曰胡奴,周曰
犊车,軿车之流。孙权云「车中八牛」,即犊车。又有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幔,如
周礼王后亦有五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凡五。汉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法驾乘重翟羽葢金根车,驾青交络,青帷裳,云𣝛画辕,黄金涂五末,葢爪施金华,驾三马,左右騑。其非法驾则紫罽軿车。按字林,軿车有衣蔽,应劭汉官,明帝永平七年,光烈阴皇后葬,魂车,鸾路青羽葢,驾驷马,龙旗九旒,前有方相。凤皇车,大将军妻参乘,太仆妻、御女骑夹毂,此前汉旧制也。
晋先蚕仪注,皇后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油画两辕安车,驾五騩马为副。
晋元帝太兴三年,太子释奠。诏曰:「未有高车,可乘安车。」高车,即立乘车。公及列侯安车,朱斑轮、倚鹿较、伏熊轼、黑蕃者谓之轩,皁缯盖,驾二,右騑。
汉制,乘舆御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备千乘万骑。属车八十一乘。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汉遵弗改。
轻车,古之战车。轮舆洞朱,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置弩于轼上,驾二。射声校尉司马吏士载,以次属车。
武刚车,有巾有盖,在前为先驱。又在轻车之后为殿也。驾一。史记,卫青征匈奴,以武刚车为营是也。
汉制,大行载辒辌车,四轮。其饰如金根,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𣝛文画曲蕃,长与车等。
晋令曰:「乘传出使,遭丧以上,即自表闻,听得白服乘骡车,到副使摄事。」徐广车服注:「传闻骡车者,犊车装而马车辕。」又车无盖者曰科车。
晋武帝时,护军将军羊琇乘羊车,司隶校尉刘毅奏弹之。
复制的中国古代战车
古代中国的车适合于平地上驾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交战要用战车,就有了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说。秦末项羽与刘邦血战后,战车的使用就少了。
南方的水战用船,陆战用步兵和骑兵;向北进攻匈奴的军队,双方都用骑兵,于是战车派不上用场。人们又驭马驾车用来运载重物,骡马车同过去的战车,结构也是差不多。
骡车的样式有四个轮子的,也有双轮的,车上面的承载支架都是从轴那里连接上去的。四轮的骡车,前两轮和后两轮各有一根横轴,在轴上竖立的短柱上面架着纵梁,这些纵梁又承载着车厢。两轮的骡车,行车时马在前头拉,车厢平正;而停马脱驾时,则用短木向前抵住地面来支撑,否则车就会向前倾倒。
四轮骡车
马车的车轮叫做辕(俗名叫做“车陀”)。大车收车时,一般都把几个部件拆卸下来进行收藏。要用车时先装两轴,然后依次装车架、车厢。因为轼、衡、轸、轭等部件都是承载在轴上的。
四轮大马车
四轮的大马车,运载量为五十石,所用的骡马,多的有十二匹或者十匹,少的也有八匹。
牛车
此外,牛车装载草料的以山西为最多。到了路窄的地方,就在牛颈上系个大铃,名叫“报君知”,正如一般骡马车的牲口也都系上铃铛一样。
还有北方的独辕车,驴子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不能持久骑坐牲口的旅客常常租用这种车。这种车子,北上至陕西的西安和山东的济宁,还可以直达北京。
还有一种用牛拉的轿车,以河南省一带最多。两旁有双轮,中间穿过一条横轴,这条轴装得非常平,再架起几根短横木,轿就安置在上面,人坐在轿中很安稳,牛停下来而脱驾时车也不会倾倒。
独轮车
至于南方的独轮推车,就只能靠一个人推。据传,独轮车源于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俗称“小推车”,车体、车轮都是木头制成的。何为“木牛流马”?根据宋代《事物记原》卷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而民间所谓之“江州车子”之说,认为木牛、流马就是四轮车和独轮车。自古至今,独轮车仍然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需要,科学家们又发明了现代独轮车。现代独轮车成了人们健身、娱乐、体育锻炼和竞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