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域论道 >> 阿域:关于人生的优越权是与生俱来的
阿域看来,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无外乎你生在外国或是中国,欧洲或非洲,白人或黑人;即使是生在一个家庭,也有先来后到之分。人生没法选择的事就是自己的出生地和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你所出生的年代。
同是出生在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先来者自然体现出其优越感来,特别是长子或长女,所享受到的无论是家庭的物质资源还是来自家庭、父母的爱护都是第一优先的。在我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年代,一个家庭有多个子女的年月,又处在比较贫穷的时代,对于家庭资源的占有自然是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了。我们家乡农村自小就流传着“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的说法,而对于有一个五个孩子的家庭里,怕最倒霉的要算中间的那个了,上有大的有优先权,下有小的有父母家人更多一点爱的呵护。无奈的怕是那破了的衣服和鞋袜什么都不能再穿了,而只好常光脚走路,到了冬天而袜子都没有穿。
等到了大一点的时候,兄长已经上高中到大学了,要第一享受家庭资源的自不待言,而作为弟弟的竟然还要去学校给兄长送钱送粮,或是去邮局给兄长汇款寄粮票,这是作为弟弟所应有的义务而为兄长所用。还有,作为父母文化都不高的家庭,在外求读的兄长与家庭的联络方式——家书的回复工作也需要弟弟来承担。
还有一个似乎不被人知的就是,一个家庭里长兄长姊对于当地教育资源的优先享用,对于后面的弟弟或妹妹们也是一种不公平的,也许对于享有人并不能得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恢复高考不久的几年,一个农村家庭要考上一个大学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家庭一年同时考上两个,而那个村子同年有多个考取就更是非同一般了。对于当时一个本分的农村家庭而言,这个意外只是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外,父母要同时承受资源的压力;但如果这个家庭对于当地的掌管教育资源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并没去做相关“关系”处理,那是否对于弟妹们是否意味着将有一个“未知”或“无知”之痛点呢?
阿域中考那年,当地实行所谓预选政策,而后被刷下来剥夺了中考的权利,在当时的学习成绩来讲,似乎在意料之外。后来也许明白了这种预选只不过是一种教育资源的优先分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许无关。也许后来阿域明白了这种“道理”及在学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依然罢考一门政治课而后果断放弃了学业。今天看来,阿域当时面临的真相或许只是个谜,而所享受到的待遇只能归于命运所迫了。为什么阿域是后来者呢,因而阿域的放弃反而是一种主动选择,今天看来这未必是一种错误,甚至是一个明智的抉择,至少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胜利。
我们再来说说,在一个家庭而言,是否优越权就该是“先到位君,后到为臣”呢?如果说先到的自然的享受到既得可以理解,那么他是否就应该一直以“君”自居而凌驾于各“臣”呢?那么“臣”们生就是来为“君”服务的吗?阿域看来即使是服务了,也不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候只是一种没有选择或被选择的无奈,亦如对生而不平等的无法选择的无奈。
如果说人生的优越权是天生的话,那绝对也不是终身的。无论社会或是家庭的伦理关系种人都是相互存在的,优越权或是义务也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