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 | 简体 | 光明之门 | 圆视头条 | 网标网 | 博物馆展 | 域名银行| 赋能/合作


拯救地球 >> 解决方案之“药”:通过古籍汉字“拯救”地球人

内容搜索:   请输入文章名称关键词


解决方案之“药”:通过古籍汉字“拯救”地球人

发布时间:2020/4/25 发布人:Soulsky.com 浏览次数:102693

 


阿域今天专门说说中药的药。


國家規定藥品標准、規格的法典,內載藥品名稱、性質、成分、劑型、用量以及配製、貯藏方法等項目。纂修於唐代高宗·顯慶四年的《新修本草》屬這類典籍,可稱我國最早的藥典。《新修本草》是唐代政府编修的第一部国家药典,颁行于公元659年,比国外《纽伦堡药典》早9个世纪。因此本书有世界最早药典之称。它是我国珍贵的古代本草文献。由于成书不久,即传入日本,对日本医学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书载药850种,其中唐代新增药114种,按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无用九类;除有名无用类外,其余各类又分为上、中、下三品,详述每一种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一名、产地、采集时月。所收药物,多数是临床医家常用的药。如蒲公英治乳痈,蚤休治蛇毒,至今仍为民间所沿用。在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下,有不少外来药,如胡椒、阿魏、骐驎竭(血竭)、郁金、诃子、茴香、安息香、龙脑香等,本书及时予以收载,为我国本草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平和的药物。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铣)、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黄)、侧重药物炮炙的《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敩)以及便于学习诵读、翻检查阅或临症参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清代道光年间,吴其浚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专长编》问世,前者记载植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我国古代人民关于药物的知识还收栽在许多医学和方剂学的著作中。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陈师文等所编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明·朱橚等的《普济方》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书籍中收载的药物和方剂,很多至今还被广泛地应用着,具有很好的疗效。


药膳可分为食疗中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食疗中药是指具有防治疾病或保健康复作用的饮食物,又称为“食用中药”、“食疗本草”或“食物中药”等。这类食疗中药包括谷物、水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类。食疗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总体说来,药膳既可单独由食用中药加工制成,又可以中药材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


此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资料丰富、全面,汇集了古今有关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药学术的进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确分别开来,功效表述较准确,增加了中药剂量,以及逐渐用科、属、种名表示中药基源等。这一时期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已成为研究植物类中药的自然来源(分类)、性状或鉴别等新兴的学科,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祁州药志》、《现代本草生药学》和裴鉴《中国药用植物志》等,均很有代表性。


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新剂型的增多,以及质量检测控制手段的提高,中成药生产已走向现代化。为了统一制定药品标准,卫生部及早成立了药典编纂委员会,后改为中国药典委员会,于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发行了七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与此同时,国家一直重视药政法的建设工作,先后制定了多个有关中药的管理办法,并于1984年国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对保护人民健康,发展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提高中国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古代,中草药原料都是自然生长的产物,直到后来中医中药理论成熟之时,纯天然的原料不够使用时,就产生了以種植或采集藥用植物為主的農民。大面积种植的药物与天然生长的自然有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农业和药物种植都以工业生产的方式进行,原始的中草药已经基本失去原有的药性价值。不仅如此,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还有被日益污染的农用土地,所生长出来的中草药,已经有了基因的改变,有的甚至天生就有了“毒”性。


然而,毒药非“毒”。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



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中药的副作用也是一直存在的,而它容易被人忽视,它不同于药物的毒性。中药的副作用多体现在,合理搭配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或者是治疗以外的效果。合理的应用中药可以使副作用的降到最低,但是不能消除。药物的搭配,单味药的副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如果组合性的药物,这样的副作用就会相互的抵消,以至于非常的少。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医都被西医化了,已经失去了中医核心理论基础。一是现在的中药都是按照西药标准来检测含量;二是药物研究也被西医的化学方式替代;三是中医院也都是西医的天下,治疗大多都是采用西医方式。纯粹的中医药除了一些民间靠祖传方式留存外,官方医疗机构里单纯中医已经很少了。


然而 ,阿域认为,中医药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展才是缔造世界新文明的未来!



连接:


从古籍汉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决方案之“医”-上篇


从古籍汉字中找到“拯救”地球人的解决方案之“医”-中篇


阿域原创:在汉字中就隐藏着"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之“建”


阿域原创:从汉字古籍中找到“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之“衣”


阿域:从古籍、汉字中找到“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之“食”(附:肉食的危害)


从汉字中找到“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之“住”


阿域:从汉字中找到“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之“行”


 

点击数:102693  录入时间:2020/4/25 【打印此页】 【返回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Soulsky.com
天神电台空间站地球调频
京ICP备14046571号-2